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8|回复: 0

戴旭:一个普通人眼里的毛泽东(二)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9-1-9 1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戴旭观点   2018-12-15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部神话。他是自己的编剧,整个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和空间,则是这部神话演出的舞台。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值得自己自豪的英雄。我眼里的毛泽东的第一形象,就是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大英雄。他是我学习的楷模,也是我教育下一代的楷模。我在我的每一个年龄段都跟毛泽东做对比,我发现我的很多问题,我努力去克服。虽然我永远也达不到他的高度,但他一直激励着我。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朝圣”。朝圣不是宗教独有的仪式,向榜样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朝圣。


      我在业余时间也拿不同年龄段的毛泽东,和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做对比。我从中看出中国人的很多问题。这个我没有办法去克服,但这种对比让我不停地思索为什么和怎么办。我的战友们说我忧国忧民,大约就是指这个吧。


      今天,我把自己的这点心得说出来,与各位大家交流。


      毛泽东在世83岁,一生大致可平均分为三个28年,即青年、中年和老年


     (一)第一个是作为少年和青年的前28年。这是毛泽东求知和确定理想的阶段。主要身份是学生和爱国青年,主要事迹和足迹是学习知识,追求真理。这个阶段展现出的青年毛泽东有理想,有担当。


      从小时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埋骨何须桑梓地”;到中学时期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文字证明俱在,不需多说。


      我看过毛泽东在中学时期写的作文。其纵横天下的志向和对心之力的感悟,令人击节。有一个中国作家说过,大手笔的文章,常作在天下兴亡处。毛泽东一生著述无数,通贯全部文章的魂、脉,不出“天下兴亡”四字。


      毛泽东一生三不谈:不谈钱,不谈琐碎,不谈女人。谈什么呢?就是这四个字。


      毛泽东晚年读陈亮、辛弃疾的诗词常常流泪,乃至放声大哭,触动他的就是这四个字。


      胸怀家国天下,男儿志在四方。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被重新瓜分,新国耻引发“五四”爱国运动。加上苏联十月革命炮声的余音,中国翻天覆地的剧变即将开始。


      作为时代先锋之一,毛泽东1919年参加新民学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自己一生事业的定位。毛泽东从此矢志不移,直到1976年离世。参加1921年“一大”的13个人,脱党的、叛党的有7位,牺牲4人,最后却只剩下毛泽东和董必武。


      我从这个时期的毛泽东悟出的是:成功在于对终生事业至死不渝的认定,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百折不回的坚守!信仰是人生的方向,一个人决不能背叛自己的信仰。否则他将一事无成或者活成人生的负数。

      我至今仍在思考的是,少年、青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时期,他们应该学什么?学校和社会应该教他们什么?他们应该立下什么样的志向,确立什么样的信仰。


      我把我的少年时期和中学时期从记忆中翻出来,代入毛泽东所在的时代,顿时仰天长叹:吾不如也!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的教书育人理念是:强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有毛泽东这样青松品格的学生,又碰到这样“欲栽大木”的老师,一代栋梁之材成矣。


      我的中学时代没有碰到这样的老师。我很尊敬我的老师们,我的老师们没有“栽大木”的想法,不是我老师们的错。因为这个时代对老师们的要求是把中学生送到名牌大学。我对这种学风的抗议是退学当兵。当然,就是碰到杨昌济那样的老师,我也不一定是那块料。这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以及一大堆主客观条件问题。


      但我还是想说,作为学生和老师,今天面对已成大木柱长天的毛泽东,还是应该思考一下他的成长之路:他并没有优越的家境,他学习的环境没有随处可见的补习班,他的学校也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他的家长也没有时时盯着考分的督促,他是怎么自励和被激励成为一个有志青年的?


      在今天“娘炮”成风,小鲜肉走红,眼镜片遍地的中国,毛泽东是一面顶天立地的镜子和尺子。


      站在毛泽东的面前比一比,量一量,我们有多少人把教育当成安身立命的资本、发家致富的通道、出人头地跳板?修身者或有之,齐家者亦有之,但治国平天下的想法有没有?而今天的中国,恰恰需要解答为世界倡公平、为万世开太平的大课题。斯人何在?

当年,汉武帝给二十岁出头的将领霍去病盖大将军府,这个年青人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今天,我们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有这样志向的还有多少?


      作为培育英才的中国智能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也许我们应该在毛泽东这位成功的青年面前,悟出点什么。


      毛泽东的爱学习,求真理,并没有终结于这一阶段,而是贯穿于他的一生。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读过哪些书,无法完全统计。他去世后,在中南海住处留存的藏书,即达1万余种,近10万册。即使对于一个一辈子写作和教学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数字。毛泽东逝世当天还阅读了三个小时。


      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老师可以“栽大木”,但成长还得靠自己一点点拔节,栉风沐雨。


      我要再叹一声:吾不如也。


      (二)第二个阶段作为军事和政治领导人的28年。这是毛泽东以全部身心投入行动实践理想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题词是战争,主要事迹和足迹是完成两建,即在建党的基础上完成建军和建国。这个阶段展现出的毛泽东是有血性,有智慧,即文韬武略。


      一个人的一生很短,重要的时间段更短,短到只能做一件事。这一件事可大可小。毛泽东选择做大事。


      1921年建党之后,共产党的主要工作是支持孙中山,协助国民党北伐,后来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毛泽东响应党的号召搞武装斗争,率先发动秋收起义。后来又接应南昌起义部队,组成最早的人民武装——中国工农红军。


      从1921年走出石库门到1927年拔枪而起,7年间,从挥笔从政到挥师疆场,毛泽东自身角色随时代大势转换,迅猛剧烈却又始终立于潮头。


      1934年长征开始,中国革命踏上最长、最危险的征途,这也是成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步入真正征途的开始。


      看看这个时期毛泽东的诗篇就知道了:“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敌军围困万千重”,“红军不怕远征难”,“天兵怒气冲霄汉”,“战地黄花分外香”。


      战!战!战!


      天地之下,都是毛泽东和他战友们的战场。


      一支风雪险阻弹尽粮绝且又被围追堵截的孤军,在长征。


      长征也被党史军史称之为战略撤退,本质意义上没错。但在现实演绎中,那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战略进攻行为,而且是以弱击强的、远距离、大规模的进攻!撤退的一般解释是向着没有敌人的安全地方走,但,长征是向着敌人最多的地方冲,而且不是冲破眼前的敌人,而是一冲就是两万五千里!除了敌人,还有雪山、草地、大江、饥寒伤病......最重要的是,这场撤退性战略进攻,取得了彻底胜利。


      观诸世界各国的军事史,找不出第二例。它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就是这次长征,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精神品格,以后又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长征开始的时候毛泽东41岁,他手下的军长们平均年龄25岁,最年轻的军团长只有21岁!这样的年龄,就能够惊世骇俗惊天动地。


      今天的世界,只要读懂了长征,它们就应该知道创造这个奇迹的党,军队和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它应该知难而退。美国人看到了,但可惜只有极少的人。美国精英层特别是它的曾经横扫德军和日军的美军将领没看过,所以它们遭遇了朝鲜战争的失败。上甘岭战役的总指挥秦基伟,就是长征路上的红军基层军官。美军评价说中国军队有一种“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这个东方精神之谜的密码就在长征中。


      美国作家协会主席索尔兹伯里在乘坐现代交通工具断续走完长征路后这样写道:埃德加·斯诺说长征是“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现在仍会唤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未完待续)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6-19 04:55 , Processed in 0.0280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