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9|回复: 0

上海34条“彩色地毯”渐入佳境 一起去扫街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18-11-27 12: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观新闻  2018-11-27


今年10月24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公布了29条城市落叶景观道路,迅速引爆市民和游客探寻的热情。


11月24日,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绿化市容部门调整了名单,将部分景观效果不佳的路段“压缩”,并新增了碧云路(黄杨路至云山路段)、四平路(大连路至五角场环岛段)等浦东、杨浦两个区的5条道路,使上海城市落叶景观道路首次达到34条。



目前,除了静安区的3条道路,其余所有城市落叶景观道路均启动了“落叶限时保留”,在天气晴好且无城市重大活动保障任务时,保留人行道及下街沿上的落叶,打造绚烂的深秋“地毯”。


这些道路和“地毯”有多漂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和你一起去扫街!


红叶景观今年“疲软”


要说上海落叶景观道路中最“特立独行”的,当属虹口区的虹湾路(江杨南路至水电路段)。


去年,该路段加入上海城市落叶景观道路的大家庭,至今仍是沪上唯一一条主打北美枫香的落叶景观道路。


北美枫香原产美国东部地区,叶子极像枫树,秋季会变黄色、橙黄色甚至橙红色,是近年来在国内颇受追捧的绿化和园庭观赏树种。


北美枫香效果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然而11月26日中午,记者来到虹湾路后,却并未看到想象中的彩色“地毯”,只有焦枯的树叶零落地倒在人行道上。路两边的北美枫香也没有红,大多数树冠为黄绿相间,只有一两株勉强有红黄绿三色相间的状态。



虹湾路上稀疏的北美枫香,绝大多数叶子都未变红

虹湾路某小区门口,难得找到变红的一株北美枫香


北美枫香变红,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是入秋以后,叶子内的花青素增多,叶绿素衰退;外因是气候,气温迅速下降,使叶绿素被破坏消失,花青素“一家独大”。


绿化部门解释说,并非所有北美枫香都能保证在深秋“一头红色”。如果气温下降很慢,而且昼夜温差不大,就会使叶绿素还没有被破坏而树叶便已枯萎。


最理想的“红枫”效果,只有当气温迅速下降到一定程度,而且夜间温度比白天下降很多时,才会发生。此时,树叶还未凋落,而叶绿素已被破坏殆尽,花青素却还在不断形成,使叶子很快变红。


气候因素让虹湾路上的北美枫香未变红便已落叶


回归自然,寻回底蕴


因为12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装置艺术作品引发争议,11月24日起实施“落叶限时保留”的复兴西路(华山路到武康路段)成为目前上海城市落叶景观道路中最“热闹”的一条。


11月26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复兴西路上,发现“飞天”“大马士革玫瑰”、金色马匹、树上红叶等大部分装置艺术作品已经被撤走,复兴西路重回“自然”——悬铃木落叶从树梢缓缓飘落,在道路两旁留下黄色、褐色、奶咖色为主的“掌印”,虽然数量不足以铺就“地毯”,却恰好衬托出道路两旁建筑的雅致和风韵。



一小部分装置艺术作品尚未撤走





回归自然的复兴西路


查看34条城市落叶景观道路,不难发现,其中主打悬铃木的有24条,足见上海秋色对悬铃木的倚重和青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种植的行道树已超过100万株,悬铃木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


栽种比例之所以如此高,背后有许多有说服力的原因。除了功能、适应力、日常养护、环保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悬铃木还是上海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至少陪伴上海走过了100多个春秋。


在上海广泛栽种的悬铃木是二球悬铃木,由于最早从法国引入并栽培,因此俗称“法国梧桐”。


资料显示,十九世纪后期,上海就已开始对二球悬铃木进行“考验”。1887年和189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曾先后两次从法国购买二球悬铃木苗和桉树苗试种,结果二球悬铃木更抗高温、干旱和霉菌炭疽,兼之生长速度快、树形好看、冠大荫浓,各方面成绩远好过桉树。


悬铃木在一些涉及上海的当代小说中多次出现,有着浪漫、温情、顽强等诸多象征意味。对许多上海市民而言,“法国梧桐”承载了太多情感记忆,复兴中路、瑞金二路、陕西南路、衡山路、淮海中路等中心城区道路上的悬铃木,甚至是海派文化的一种关键元素。



市民和游客在复兴西路上享受自然,探寻底蕴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1-27 07:43 , Processed in 0.0348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