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心农场、建设生态廊道……崇明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编者按】 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如何诞生的,汽车业对外开放从哪里起航,上海浦东开发区有哪些“全国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又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改革开放措施闪耀着首创精神的光芒。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6月22日起推出专题报道,展现40年来的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 在全力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背景下,崇明如何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上海样本”? 各乡镇全面推开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开心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区全覆盖”……崇明区已经开始不断探索,加快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崇明案例”。 生态廊道建设已全面推开 随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持续推进,崇明在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方面不断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努力形成生态发展的品牌特色。 在生态建设方面,区别于传统林地建设的生态廊道建设已在各乡镇全面推开,成为打造崇明生态亮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都市休闲空间、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一大批生态廊道项目的建成,更是为上海都市田园勾画了缤纷靓丽的色彩。 三星镇 位于崇明岛西端的三星镇,几年前还存在一些低效工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上海市11个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之一的三星镇项目正式启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并平复还耕等工程也同步进行。在这过程中,三星镇完成1.7万亩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统筹安排和合理规划,优化各类用地空间布局。 三星镇海棠苑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崇明区了解到,近几年来,三星全镇已栽植各类海棠2.5万株,以垂丝、西府、贴梗、木瓜等品种为主,多品种海棠点状混植,总面积超过2700亩,分“一道二苑”:“一道”即三星海棠廊道,“二苑”是指海棠苑三华公路片林和海棠苑宏海公路片林。这些或淡白浅粉、或红若云霞的海棠形成的生态廊道,已被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海棠花溪”。此外,环西沙明珠湖景区的海棠特色廊道也已初具规模。 目前,崇明通过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等滚动实施,水体、大气、植被等环境要素品质不断提升。推进海上森林花岛建设,系统开展生态公益林、经济果林、生态廊道等林地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25.7%,为全上海最高。 打造开心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环境好了,村民的“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 崇明区开心农场 崇明始终坚守生态底线,树立全市最高的产业准入门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海洋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以农场转型为例,2015年以来,崇明区组建了工作推进办、制定了工作方案,以市场化为手段,积极引进有实力、有理念的经营主体入驻开心农场。方案明确了开心农场内涵和准入条件(主要为1个主题、1个规划、200亩农田、20间农房)、申报流程等。各部门积极配合,有效整合农村土地、房屋、农业等资源,通过实施区域规划、风貌设计、整体改造,打造崇明开心农场模式。 崇明区开心农场 崇明有关部门还研究制定了开心农场扶持政策,重点在旅游项目、房屋租金和土地流转费租金补贴等方面给予补贴。如主房按每月每平方米6-10元,副房每月每平方米4-6元,土地流转费参照区政府指导价补贴,对符合实施条件的项目给予区域外部环境建设补贴等。 为规范农田、农宅流转与使用,崇明区制定了开心农场房屋和土地租赁合同规范文本;积极与上海市农委、市水务局、市绿化市容局等单位对接,为开心农场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适时召开流动现场会,抓典型引路,开展先行先试,尽快启动成熟项目,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指导乡镇加快推进开心农场农田、水利、绿化等项目落地与建设,将开心农场建设作为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方面,崇明区积极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生态岛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全区全覆盖”。 此外,崇明重点打造了“无化肥、无化学农药”大米等“生态制造”品牌,努力推动崇明成为全国响当当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来源: 作者:陈逸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