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论”能否定上山下乡的方向吗
"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可以休也!
网上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反复出现这样一种论调,"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细看内容没有什么新鲜的,只是一些老调重弹,把过去写的“产物论”与“苦难论”的老文章再重发一次。这些人在理论上讲不出新道道,怎么办?只能在标题上下些功夫,于是“反思”啦,“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等等一些名词就出炉了,借此来引起别人关注,提高其点击率。
对于那段早已过去的历史,有人说“悔”,有人说“无悔”,我都不反对。如果有人说那是一段错误的历史,只能说“悔”,不能说“无悔”,那我就不能赞同了!总结在知青问题上不同看法,我们与这些人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归纳一下,我觉得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颠倒前后关系,利用文革否定上山下乡方向,是一些人否定上山下乡的一大理论支柱
说它没有新道道,首先其理论根据还是“产物论”,把上山下乡说成是"文革"的产物。这些人根本分不清"文革"与上山下乡之间的区别,把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件事,混为一谈。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否定了文革就能否定上山下乡的方向吗》专门分析了此事:我觉得“与这些人讨论上山下乡问题很难,难就难在,这些人说起理来,常常是离题万里,不得要领。在他们看来,上山下乡就是“文革”,“文革”就是上山下乡,二者是没有区别的,你说上山下乡方向正确,他就说“文革”如何如何不对,然后搬出大量的批判“文革”错误的字句往上面套。我们听起来往往相当费力,不知他们是在说“文革”还是在说上山下乡。不但如此,最后没理了,还会不分青红皂白,义愤填膺地说你为“文革”翻案,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把上山下乡说成“文革”“产物”的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这些人完全不看客观事实,喜欢自说自话,对在文革前就有的上山下乡如何解释,这些人却避而不谈。这些人不明白,理论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反复思索。毛泽东同志在《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按语的一文中,说“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则要用气力,它要根据客观实际,并受客观实际检查,不用气力就会滑到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方面去。”理论说得再好,归根到底是要受实践检验的,在说理时,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如何看待“文革”,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说:否定”文革",这是没有疑义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文中已做出了决议,我们当然是拥护的。但是我们要问:否定”文革",到底否定什么?这是值得我们研讨的问题的根本。我觉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文革”,最重要的是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了党和国家今后的工作重心,是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来。“文革”中的大字报,大辩论等形式,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表现的一种形式,毫无疑问是否定了,现在不搞了。而知青上山下乡能不能被否定,当然要看它是不是属于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一套做法,我觉得两者是毫无关系的。这是因为,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与以后的各种中央文件里,都找不出那一条说明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既然文件里面没有说到,有些人把它与“文革”混在一起说,那是缺乏理论依据的。相反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到了“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第二,如果因为在“文革”中有上山下乡这种事,就要被否定,那么是不是说,在“文革”中存有的事都在否定之列?我们的氢弹也是在“文革”中产生的,要不要否定?如不能否定,那为何上山下乡要被否定?其实在“文革”中除了氢弹这件事,我们还有许多建设成就,就不一一举例了,决议中说:“正是由于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难道说都要被否定?否定“文革”,不是说要否定一切,凡是在文革中产生或者说存在过事都要否定,如是否定了一切,这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说不通的,在这里最关键的依然是,不能忘了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有人觉得我们没有反思,在这里必须指出,反思不是否定的代名词。历史是分阶段的,因重点不同,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我们不能因为形势变化,当一个阶段过度到一个新阶段时,就认为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中国革命从农村起步,当年许多人是到农村去参加革命的,后来到城市了,能说他们当初到农村去是错的吗?这种看问题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是根本分不清事物的本质,得出的结论还往往是可笑的。其实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不在于有没有反思,而在于一个人本身的思想与立场,由于世界观的不同,才会有不同的看法与结论,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有些人习惯于从个人的利益出发,符合自己喜好的就认为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这些人不从世界观这根本上去找原因,而是从字面上做文章,是一种误导,其目的就是说,他们的一套东西是经过反思的,我们说的都是想来就说的,经不起考问的。有些人认为,我们缺少反思,是与我们当年受的教育有关。这就奇怪了,我们的学生时代,受的是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学的是英雄人物的榜样,如果这有问题,那就不是说上山下乡的对错了,而是在说毛泽东思想错了,说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错了。如反思反到这种程度,你还认为他们是在反思上山下乡的对错吗?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这就是反思,我们正是按照这一点去做的,对有些人的论调提出质疑。
必须指出。我对"文革"的这一看法,也是经过反思的,它不同于有些人利用"文革"来否定上山下乡的方向,也不同于有人在肯定上山下乡方向的同时,全面肯定"文革",我这一观点可能会引起双方有些人的不满。但我觉得分析问题不能只凭个人情感,一定要防止主观主义,一定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这也是考验一个人是真忠于还是假忠于马克思主义,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讲真话,这里需要一种坚持真理的勇敢。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原理,用肯定一切与否定一切的观点看问题都是不对的。辩证的否定观点是辩证法基本概念之一,是哲学中的一种“扬弃”,是指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否定时,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在抛弃旧事物中消极东西的同时,保留、继承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因此辩证的否定,它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而是既否定又肯定,在否定旧事物的同时,肯定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部分,这两者不能分割。但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不是这样,它们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对立起来,完全割裂否定与肯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定就是否定一切,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就如我们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同时,依然承认:它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我相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一观点,一定会正确引导我们分析历史问题,也会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不是相对立。
二,不分事物性质,利用苦难否定上山下乡的方向,是一些人否定上山下乡的又一理论支柱
还有就是说一大堆苦难,他们之所以否定上山下乡,认为让知青上山下乡,就是给知青带来了一种苦难,此文只不过是把苦难换成了伤口,什么叫伤口?所谓伤口,一般来讲,伤口是指人或其他动物的皮肤、肌肉、黏膜受到了侵害而破裂的地方,在这里有人把它延伸为经过了一种苦难而留下的伤痛。这是换汤不换药,意思是一样的。如何看这苦难,我在《用苦难能否定上山下乡的方向吗》一文中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苦难从本质上可以分为二种,反动势力的苦难与我们的苦难,反动势力的苦难是不能克服的,毫无疑问,那是要坚决反对的,如我们过去常常搞的忆苦思甜,其实质就是对这种对苦难的控诉。而我们的苦难是能够克服的,是不能随便反对的,如红军长征中遇到的那种苦难,那是人类在追求和平进步事业的奋斗中所产生的苦难。就不能反对。从表面上看,二种苦难好像没多大区别,都是吃苦受累,或死人。”“它们的不同,说穿了其实也很简单,区别就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质不同,一个是非正义事业产生的苦难,一个是坚持正义事业所带来的苦难。由于性质不同,我们的态度就不同。就如战争,没人会说战争好,因为它不但要打乱社会的正常生活,而且很残酷,要死很多人,苦就不用说了。可以说战争就是人类最大的苦难。但我们为何只反对非正义战争,不反对正义战争呢?其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是正义的,一个是非正义的。”对此毛泽东同志说得很清楚,”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如果有人连这点都说不清楚,还来谈什么理论?那只能是误导人,骗骗一些无知的没有头脑的人。
另外也需要说清一个问题,上山下乡有苦难,别的地方就没有苦难了吗?应该说,苦难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苦难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当初你没上山下乡而到了其它地方,难道就没有苦难,没有伤口?这是不可能的。自有人类开始,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必须有所追求,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就不可能不同各种苦难作斗争,可以这么说,人类社会说到底就是一部不断战胜苦难,留有伤口的发展史。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为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的繁荣昌盛,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其中有多少人,流血牺牲了,留下了伤口。尤其在为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目标奋斗的时候,更会留下伤口,因为革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而是要付出汗与血的代价。知青上山下乡,是党的一项长期政策,走的是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其正当性是不容怀疑的,知青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其精神是不容否定的,知青上山下乡也是一种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经风雨,见世面,走的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道路,其方向性是不能歪曲的。知青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经受了苦难,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成绩应该肯定。在今天还有大学生与一切退休老干部主动到农村去,支农支教,是一种延续,其时代意义不能低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苦难的斗争,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战胜苦难的结果。如果能用苦难否定上山下乡的方向,那么不但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史要被否定,而且人类社会到今的全部文明史都要被否定。
有些人常用这一页快要翻过去了来否定上山下乡的必要性与精神,是站不住脚的。锣鼓听音,说话听声,在这些人的字典里好像有这样一条解释,翻过去了,就是消失了,消失了就能证明是错的。这些人不明白,首先凡是历史都是被翻过去的,不翻过去怎么能称历史?其次翻过去的历史不能说错,红军长征的历史不是早就翻过去了,我们今天不是还在宣传吗?还有上山下乡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国策,而政策是有阶段性的,它会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做适当的调整,调整不等于否定,而是一种继承。就如我们今天国家要求生二胎了,我们就能下结论说,当初国家只许生一胎是错的吗?如这样理解的话,任何政策的改变都是否定了前者,这显然是违背了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不可取。有人觉得要把文革前的上山下乡与文革中的上山下乡区分开来看,前者应肯定,后者应否定,我认为用这种割裂历史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同样是违背了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不可取。看问题必须看本质,无论是文革前的上山下乡还是文革开始后的上山下乡,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党的号召下,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它有一种继承性,为何一个要肯定,一个要否定的。如果从这点出发,有人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说上山下乡运动是错的,其知青精神是对的这样有点古怪的结论。说上山下乡错无非还是回到前面已分析过的一个老问题,说它是文革的产物。有些人认为我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本身就是对上山下乡的否定,这种说法有点片面,也是违背了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不可取。这种不看它们二者之间的一种辩证统一,故意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看法,其用心是险恶的。照此逻辑,那我们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不就成了对这会议以前历史的否定,那这以前的历史不分青红皂白,都是错的,不能说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唯物论,照此推论,必定会走到否定中国革命历史,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道路上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相互否定的理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领会。我们还是应该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天的政策适合今天的情况,昨天的政策适应昨天的情况这个角度去分析,更有说服力。在这里有一点是明白的,无论政策做什么样调整,只要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大目标不变,其内涵是相联系与相通的,其精神是不变的。
三,回避精神实质,不讲奋斗是分岐的焦点,是一些人否定知青精神的惯用手法
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确有许多人是无奈地去了农村,但其中也要不少人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这一历史事实是抹杀不了的,就是在不愿去的人当中,有许多人到了农村,也是积极肯干,为农村的建设出汗流血,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这也是抹杀不了的历史事实,在今天仍有一些老知青回到原来下乡的农村,帮助农民改变旧面貌,走脱贫致富的路,这同样也是抹杀不了的历史事实,这一切难道不是精神是什么?对一种精神的认定,不是单纯看人数多少,最主要是看这种精神是否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否能推动社会前进,当时红军在全国是少数,有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但今天我们还是认定这是一种精神,叫长征精神。我们不能因为有了伤口,而不去赞美这种精神。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是一个普遍的常识问题,因此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你不能只对知青讲,而是要对所有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所有人讲,说你们因为有过伤口,就不能唱赞歌,你觉得大家会同意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五六岁来到延安梁家河大队,与村民同吃同住,他住窑洞、睡土炕,修公路、建沼气,打坝挑粪,忍耐跳蚤叮咬等,也经历了种种苦难,在黄土地的日子里,总书记也有过迷惘、彷徨,我不知有些人怎么看这些事?这算不算是一种伤口?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曾激动地说:“我是在延安入的党,是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就像贺敬之那首《回延安》的诗里所描绘的:我曾经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我期盼着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能去陕西再去看看延安,向老区人民学习,向陕西的各级干部学习”,总书记也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在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一定要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当总书记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这些人能不能对总书记说,你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在这里我就不明白了,有些人讲了不少的理,怎么就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个知青榜样视而不见呢?其实问题也简单,这些人就是一种实用主义者,对自己有用的就拿来用,完全不清楚理论问题必须有一种严密性,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要讲逻辑性。
还有,什么是赞歌,何来赞歌?有时问题的实质不在有没有伤口,而是如何看伤口,在有些人看来,有伤口就是一种不正常,至于伤口是怎么的,是什么性质?对这一要害问题有些人就不深追下去了,打马虎眼了。应该承认苦难本身具有二重性,它可以使人失落,也可以使人奋进。最近有一位出身农家子女的中学生因家庭贫穷,却以高分考进北大,她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感谢贫穷》刷爆了网络,但有些人就坐不住了,认为这是在歌颂苦难,说苦难好,这就是没有看到苦难的另一面。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说:“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不可否认,苦难本身是一件坏事,但是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好事,这里一定条件是重要的,这条件就是不怕困难,奋发图强,如没有这一点,坏事是不会转化为好事的,我们说感谢,就是感谢苦难给了你一个机会,让你有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了一种向上的精神。其实正因为有苦难才会有精神,有精神才会有战胜苦难的赞歌,苦难与精神是一对矛盾,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伤口,也没有感人的赞歌,这二者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只要我们的牺牲能换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就是一种值得的付出!因此为正义事业留有伤口的人,应该是最有资格唱赞歌的人,我们应该为他鼓掌才对,有什么可指责的?现在知青中有人对自己走过的路说“青春无悔”,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尊敬那些说“青春无悔”的人,因为他们肯定奋斗过。有些人抽掉精神的实质,不谈爱国奉献,不讲雷锋精神,也不相信社会上有这样的人,简单地把精神看成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认为你要讲知青精神,就要在农村呆下去,离开了农村就不能讲精神了,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把精神庸俗化,是一种幼稚可笑的行为。我觉得对有些人来讲,青春已不是“悔”与“不悔”的问题,而是“愧”与“不愧”的问题了。
在这里还是一句老话,如何对待苦难,是一些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知青的经历相似,看到的事也很客观,但为何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只能从世界观上找原因了。对于苦难,有人认为是一种磨练,是革命所必需的,因此“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具有一种牺牲与奋斗精神,而有些人却认为是一种灾难,是一种迫害,还处处找理由,极力否定别人的奋斗精神,这些人甚至于认为世界上不可能有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伟大的背后有苦难,苦难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不是说不能讲苦难,而是应该如何讲,我们只是反对有些人用苦难做文章,来否定和抹黑我们社会进步不能缺少的一种向上的精神。社会上有些人,最可恶的是一些所谓专家学者,打着“研究”,“写实”的幌子,写得是社会的阴暗面,用这种手法来否定我们的社会进步的东西,危害极大,这种情况应引起我们警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到了“歌颂”还是“暴露”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领会。不可否认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就如一棵大树,有绿叶也有枯叶,但他们只写枯叶,不看绿叶。由此可见,重要的不是在于生活中有没有苦难,而在于一个人的立场与选择。如果你是站在时代的高度,要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努力,那么你一定会选择积极向上的文化作为自己的宣传与歌颂对象,而为国奉献,奋斗拼博的知青精神正是符合了积极向上这一特点,是我们国家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根据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客观出发看问题不能说有错,但如何客观看问题,却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世界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导人如何从实际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只有解决人的世界观这个根本问题,才能正确理解苦难之类的问题。有些人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看法原本是正常的,但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如果这些人在这些问题上继续执迷不悟,钻牛角尖,而钻不出来,有可能走上一条极端的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相比前几年,一些极端的论调越来越没市场,我觉得,像"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之类的论调,一定会像那些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我们社会制度的论调一样,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
四,思路不正是理不清问题的原因,抓不住要领,东拉西扯是这些人说理的特点
有些人把自己的一生不如意都怪罪于上山下乡,觉得上山下乡影响了他个人的发展,尤其是让他们失去上大学深造的机会。这话初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实际上是一种思路不正的表现。当初1966年文革一开始,大学就停招了,而我们工作分配是从1968年开始的,因此你去不去农村都是不能考大学的,因此有些人把帐算到上山下乡头上,是没有道理的。这里要先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现在所说的知青是一个特定的名字,指的是当年到农村去的那一批学生,留城的学生龙是不包括在知青里面的。留在城里的,毫无疑问,显然也不能上大学的。因此能不能上大学,不是因为有了上山下乡,而是当时的一个社会问题。如说是苦难,那也是我们整整一代人,包括同时代没有下乡的学生的苦难,与上山下乡对错无关。如果当时你没有上山下乡,也是不能考大学的,因此怎么能说,因为让你上山下乡了,你才不能上大学了呢?学过逻辑学的人都会明白,因果关系如成立,首先要有一种关联性,而在上山下乡与上大学之间没有一种关联性,也就是说,也没有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这是一个假名题,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知青回到城市后,面临下岗,失业等问题,那也不能说是上山下乡造成的。这是一种社会转型,不是针对知青的,因些留在城里的这一代人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如果说到过农村的的下岗了是上山下乡造成的,那留在城里的人又是什么造成的?说留城造成的,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出发点就错了,后面的论调还有成立的理由吗?另外能不能上大学,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事。因为能不能上大学,不但要有机会,也要讲能力。那时的年代,能考上大学的人比起现在来,更是少之又少,你得先衡量一下你当时在班里学习成绩是排在第几位?一般来讲,只有成绩好的,排在前面的个别人才有可能考上大学。从总体上说,排在前面的总是少数人,因此大部份人就是给你机会也不一定能考上的,只能直接参加工作。如不能上大学,你现在的情况又能改变多少?从现在否定上山下乡人的言论来分析,有些人看问题逻辑思维混乱,说不出什么道理,可见这些人当年的学习成绩不会很好。事实也说明,当年留城的人,后来真正去考大学的人并不多。如果当年让其留城,有些人的结局与这些人也差不了多少,现在有人跟在后面,只不过是找个借口发发牢骚而已。就一个例子已可见,这些人的思路有多乱,有些人就是利用这种乱,觉得自己说得一套很有市场。
有些人喜欢把没有选择作为理由来否定上山下乡,也是一种思路不正的表现。这些人说了那么多的道理,可笑的是连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概念与区别也没搞清。我们当年上山下乡所处的时代是计划经济,而不是现在的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按计划办事,个人的选择性是很小的,表现在分配上,国家要包分配,分你到那你就到那。如果当初让你留在城里,分到那一个工厂去,你同样没有选择权,我们总不能下这样的结论,让你到工厂去就是有了选择权,就是对的,让你到农村就没有选择权,就是错的。这种说法不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在文革时,搞的和现在一样的市场经济,那就没有必要让大家都上山下乡了,国家不包分配,工作都自行解决,那又何必要多此一举,非要让每个人都上山下乡呢?就像现在一样,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也行。我们当然不能指责,那时为何不搞市场经济,因为社会发展有它本身的规律,总是一步一步来的,我们不能超越时代,只能适应时代。退一步讲,就算搞了市场经济,你能保证人人都满意吗?现在可以自行找工作了,但找不到工作或好工作的人,有人还说计划经济好,至少找工作不用担心。这些人用今天的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而不是用辩证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能不出差错吗?
思路不正还有许多表现形式,比如,有些人没啥说了,就没话找话,只许自己说,不许别人说,别人说了,就说别人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正义。还有些人看别人说心里不舒服,就说别人空余时间太多,闲着没事做,才会这样去做,等等。我不想过多地去评论这些话是对还是错,不管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可以引以为戒,这些人就没想一想,自己也在这么做,倒底是为了啥?如不为名利又为了什么?总得给个说明吧!别人是闲得没事干,那有些人三天两头要发些议论,那是不是也是闲着没事干?东拉西扯也有许多表现形式,明明在说上山下乡,有些人却拉来"文革"中的事,什么批斗啊,大字报等与上山下乡毫不搭界的事给你说个没完没了。明明在说什么是精神,有些人却拉来个别知青不满上山下乡的言论与一些事,给你罗列一大堆,这样做怎能理清问题呢?
对知青问题的不同看法,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我们的党的问题。有些人不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思路不正,站在个人利益的立场上,这样看问题难免会有些偏差,但也不能排斥其中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扩大事实,混淆是非,来扰乱大家的视线。有些人表面上好像是在说知青问题,但实质上是有些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满,对我们的党不满,因此这些人常会借题发挥,东拉西扯,找机会把心中所有的不满统统发泻出来。别看这些人嘴硬,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不息的知青活动,心中会有一种莫明的恐惧与失落,这些人心里也清楚,他们说的这一些理论是经不起质疑的,因此常常会暴露出底气不足,说三道四,发些议论。他们不明白,搞知青活动,不但需要组织者,更要有参与者,因此有些人看上去是在说组织者,还不如说是在说广大的知青参与者。殊不知,这一说,不是把自己推到广大普通知青的对立面吗?
五,从失落到反思,从苦难到伤口,一路走来,我不得不说的一些话
这里我想借此机会再说一点其他的,原本不想说这事,不说的原因,只因我个人不想把原本的一个严肃的理论与观点问题引到个人的纷争上面,现在既然写了此文,有些话就不得不说。我写理论文章的目的,只是想抓住基本观点,着重对问题本身把理说透。至于什么人写的,我无所谓,也不评论。但《"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的作者,在好几年前,曾有过交流。当时,我在网易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一种对《失落的一代》一本书的书名,”失落“两字的不同看法,我觉得在我们这一代知青中,有失落的人,也有奋进的人,用”失落“两字来概括我们一代知青,有些不妥。他不知从何得到消息,从新浪博客来到我网易博客,说要与我交流,当时态度还算诚恳。后来他东拉西扯地为这一问题共评了我6篇文章,我也回了6篇,交流的内容很广,现在网上出现过的问题似乎都谈到了,不但说到了文革,连毫不沾边的大饥荒,他也扯上了,各自表明了各自的观点。
原来我想,作为正常的交流,过了就过了,意见不能统一,也很正常,可以各说各的。但不知为何,也许我的哪一些话或哪一句话触动了他哪一根神经,他好像总心有不甘,以后我写了好几篇肯定知青精神的文章,他招呼也不打了,都不忘在他写的文章里点我北风网名,批判我。我没理他,一是怀疑他动机不纯,他今天批这个,明天批那个,其目的就是希望别人回击他,这样他的文章就可以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二是我觉得他说的那些东西,其实在6篇文章中已有过交流,就像他写的此文,翻来倒去老是这些东西,除了"产物论",就是"苦难论",没新鲜的,反复说这些,我觉得浪费时间,没有必要。还有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与这些人说理太累,你说东,他说西,说不到一个点上。
就在此文《"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里,他也没忘了借别人的口说我几句,可见我在他脑子里给他留下的影响有多深刻。让人记住也许是件好事,至少说明我当初所说的的话没有白说。至于他在文章说我的话,攻击也好,谩骂也好,挖苦也好,造谣也好,我都无所谓。我只关心我说的话在理不在理,至于我个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认识我的人也很多,我相信广大群众的分析能力,不是谁的话能改变我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人应该有一种气量与风度,在网上也要给大家留个好影响,不能忽视人格的力量,公道自在人心,在这里,自信也是一种力量。在这里我到要善意劝有些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意自已说话的语气,不要对生活有太多的怨气,对社会有太多的不满,气大伤身,这样对健康没好处。人到了这个年龄,健康还是很重要的!
可以休也,"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
注:红字为公众号发表后,新增加的!
北风
原文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