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在新疆尼勒克,一条投资近5亿元正在建设的公路上,一群椋鸟在建设中爆破的碎石上栖息、生蛋孵卵。经过鸟类专家考察后,发现粉红椋鸟属于“三有”保护动物。最后,当地政府和施工方决定工程停工。 大白新闻注意到,椋鸟是蝗虫的天敌,在过去十年,尼勒克县在85万亩蝗虫多发草场建起了17座大型椋鸟鸟巢,有效控制了蝗虫数量。除了通过为椋鸟建巢,该地还通过草原养鸡治理蝗灾。 椋鸟资料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近5亿的大工程,停工一个月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新疆尼勒克,一处位于新疆伊犁国道218线上的工地上引来一群椋鸟安家落户,生蛋孵卵。而这条正在建设的高级公路投资近五亿。 据了解,新疆是粉红椋鸟在我国境内的主要繁殖地,每年5月到7月,粉红椋鸟就会成群结队迁飞到繁殖地筑巢、繁育后代。由于公路建设中,爆破的碎石恰好引来了粉红椋鸟在此筑巢安家。刚开始,当大群椋鸟光临工地,工人们有点懵,随后不得不请来鸟类专家,才知道他们叫粉红椋鸟,正处于繁殖期,喜欢在石堆洞穴筑巢繁育,但不会霸占着不走,从筑巢到幼鸟出壳长毛随着父母南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对于投资五亿多的工程来说,一个月的时间也够长。看着这群一点不见外的小鸟,施工方很头疼。但粉红椋鸟是有益的、有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最后,当地政府和施工方果断决定,工程停工。工程停了,原来筑路的工人,开始忙着在石堆边建防护网,立起保护牌。 为粉红椋鸟筑巢治蝗灾,已有近十年历史 据了解,除了工地的工人们,在新疆尼勒克,新疆伊犁的村民们也在积极为粉红椋鸟安家筑巢。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哈密等地,农牧民曾大量使用杀虫剂消灭蝗虫,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粉红椋鸟的种群数量也因此被降低。 据新疆都市报报道,早在2009年,尼勒克县便先后投资60余万元在草场给粉红椋鸟修建鸟巢,招引粉红椋鸟6万余只,改善治理受灾草场近20余万亩。上万只粉红椋鸟就在数千处石头或方砖堆砌的鸟巢安家,构成一幅人鸟和谐相处共受益的美妙图画。 公开资料显示,粉红椋鸟属候鸟,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5月迁徙至新疆西部繁衍生息,是伊犁草原蝗虫的生态食物链,一只粉红椋鸟一天可吃蝗虫140—160只,也称灭蝗“小精灵”。 据专家介绍,用粉红椋鸟治理蝗灾,既避免了化学药物对草场的污染,降低草原益虫死亡率,还可节约化学治蝗资金,既降低成本又可有效保护天然草场。 通过比对后,专家们发现生物防治效果更好,就试着在当地利用粉红椋鸟消灭蝗虫,灭蝗效果好。过去十年,尼勒克县在85万亩蝗虫多发草场建起了17座大型椋鸟鸟巢,有效控制了蝗虫数量。 利用蝗虫养鸡,治灾又创收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1年5月,,由于受气温回暖等因素影响,新疆北疆区域塔城、伊犁等地草原受蝗虫侵袭,危害面积超过百万亩。当地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防治蝗灾蔓延,除了对蝗虫灾害进行监测、掌握蝗虫蔓延危害程度等,当地灭蝗工作人员还重点扶持当地农牧民养鸡养鸭以遏制蝗灾。 据了解,2012年,尼勒克县木斯乡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鼓励和发动牧民养殖土鸡。而饲养土鸡的饲料之一,正是蝗虫。 据媒体报道,当地牧民家的院落和围栏的草场上,上千只家禽进食着昆虫、个个长得又肥又大。尼勒克县木斯乡幸福村牧民吉恩斯别克称:自己年初从新源县引进2100只鸡苗和200只珍珠鸡苗,在自家的围栏草场里放养,已经有不少买家前来订单他的土鸡和珍珠鸡,赶上旱灾时,农作物和草场受灾。通过草原土鸡这一项便可以增收上万元。 该乡党委副书记吐尔逊江介绍说:我们按照年初县委扩大会要求,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670元的目的,乡党委、政府在拓宽牧民增收渠道,促进牧民增收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这旱灾之年为有效地增加农牧民收入,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鼓励和引导牧民养殖土鸡,现在像吉恩斯别克这样通过天然草场发展家禽养殖的户数一大9户,养了一万多只家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