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来到鄂州市鄂城区杜山镇东港村水稻育种基地考察。新华社 资料
农业要强,必须以创新为理念,深化农村改革。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表示,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2014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在同安徽代表团座谈时则指出,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
2015年4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说,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言出行随,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正式写入今年的一号文件。文件还进一步指出,要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调研时同村民亲切握手交谈。新华社 资料
从延安梁家河村的知青岁月,到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以闽东农业发展为例,这样总结:“闽东要想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就必须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
在习近平看来,“大农业”要进行综合发展,提倡适度规模经营,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发挥总体效益。
今年的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协调发展,统筹全局。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强调,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2015年4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说,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3日下午,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看望乡亲,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青年网“习大大+”工作室发现,习近平不仅在青山绿水和乡愁的关系中阐述绿色发展理念,还给出了很多关于绿色发展的“习式方法”。
2013年7月,习近平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考察时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与江苏镇江永茂圩自然村村民交流时说,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可以说小厕所、大民生。
2015年1月,习近平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工作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稻田同村民和农技人员交流。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为促进农业发展,习近平十分重视农业的国际合作。2015年9月访美,在短短的3天时间内,他也没有忘记农业。中美双方以“加强农业创新,促进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就粮食安全、农业生物技术、大数据与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对话,达成多项农业合作成果。
在习近平的眼中,农业的开放发展不是无原则的开放,除了国际合作、技术引进,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外来技术在中国的适应问题。2015年4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
开放发展,不仅体现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还体现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上。可以说,城乡公共资源的开放和均衡更体现着全局治理的智慧。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还强调,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这是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到困难群众唐荣斌家看望。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不是一句空话,中国青年网“习大大+”工作室梳理发现,对于共享发展成果,总书记格外关心。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习近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5年6月16日,他乘车来到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考察。这个村过去是贫困村,近年来村里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旅一体化,村民生活有了显著变化。“家里种什么?”“土地经营情况怎么样?”“农家乐搞得怎么样?”习近平走进村民王治强经营的农家乐,房前屋后看得十分仔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正如他此前说的,“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的一号文件要求,到2020年,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陈锡文在发布会上指出,近年来,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和去年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相比,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了0.7个百分点。他说,农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的态势已经保持了六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缩小。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数亿农民的梦想构筑。共享发展成果,老乡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