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1|回复: 0

巷口那卖梨膏糖的人 l 刘克定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3
发表于 2018-5-29 10: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刘克定   朝花时文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穿着白西装、白皮鞋,戴礼帽的人站立街头,拉着手风琴,唱着歌。他的旁边有一个三角木架,支着一个木箱(倒不如说是木盒,因为很薄,也不大,像一本书打开着),隔着玻璃,可以看到木盒里展示的一块一块白色的梨膏糖。 

      “老太太吃了我的梨膏糖啊,有说有笑寿命长啊,呜哩呜哩郎啊,呜哩呜哩郎!小妹妹吃了我的梨膏糖啊,走起格路来真漂亮啊,呜哩呜哩郎啊,呜哩呜哩郎!……”  


      他这么一唱就是一天,说实在的,真正吸引人的,并不是他盒子里的糖,而是他那一口浓郁的吴音唱腔。  


      虽然满口吴语还能听得懂,他也不会“词穷”,花样翻新,唱罢老人唱小孩,唱罢春夏唱秋冬,唱罢天文唱地理,围观者听得津津有味儿。他也似乎并不在乎有没有人买他的糖,围观的人越多,他唱得越起劲。但奇怪的是,每天天黑前,他收拾摊子时,糖也奇迹般卖完了。 


      有一次,出于好奇,我向妈妈要了几分钱买梨膏糖甜甜小嘴,只见他用镊子夹住一大块压有方格图案的糖,轻轻一按,糖片就整整齐齐断开,他夹了一小块四四方方的糖递给我,味道真好!凉凉的,味儿至今不忘。难怪,唱得好,糖也好吃。


      现在看来,唱是一种广告宣传,促销方式,这种“三分卖糖,七分卖唱”,说明广告的力度很大,也很有效。梨膏糖本来就是以市井俚人、野老椎髻为主要促销对象,适宜于唱销,易于传播,易于记取,以音乐形象把梨膏糖介绍给人们。

      教人好奇的是,梨膏糖何以与音乐结缘?就连生产工艺,也有歌唱道:“一包冰屑吊梨膏,二用药味重香料,三楂麦芽能消食(山楂可以助消化),四君子打小囡痨(中药使君子可驱虫),五和肉桂都用到,六用人参三七草,七星炉内生炭火,八卦炉中吊梨膏,九制玫瑰均成品,十全大补共煎熬”。我想,这歌是制糖人的专利,也可能与梨膏糖的首创人喜爱音乐有关,至于老祖宗是谁,已经无法查考,因为梨膏糖历史悠久,据说起于唐朝,盛于清朝。 

      梨膏糖以前是手工制作,工艺很讲究,采用梨子、老姜、红枣、冰糖、蜂蜜熬制。吃起来芳香适口,可以润肺、化痰、止咳、安神,很受欢迎。也有的用纯白砂糖与杏仁、川贝、半夏、茯苓等十四种良药材熬制而成。 

      用料各有不同,口味也不尽相同,但共同的一点是没有任何化学添加成分,真正的童叟无欺,颇具特色。正如歌里所唱的,吃了他的梨膏糖,生活更美好,身体更健康。

      梨膏糖的广告,不像现在的电视广告自吹如何精心配方,如何传统炮制,如何使人起死回生……经历了那么多年,却依然让人过耳难忘。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5-4-6 03:22 , Processed in 0.03189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