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4日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侵华日军首先向闸北华界地区进犯。在地面入侵同时,调集飞机、军舰进行轰炸、炮击,重点在北站附近宝山路一带和宋公园路(今和田路)以东地区。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的国民政府军第十九路军(简称十九路军),在上海人民全力支持下,奋起抗击侵华日军,涌现出许多浴血抗战的英勇事迹。十九路军八十八师一五六旅六团按旅长翁照垣命令,首先在闸北向入侵日军英勇反击。上海和闸北人民纷纷捐款、劳军,每天有数千人帮助十九路军挖战壕、筑工事、运送军火,并组织义勇军协同作战。
至3月3日,十九路军被迫撤退。因闸北处于主战场,前后34天中,侵华日军在闸北华界地区暴虐28天,103条里弄街坊、数万间房屋被毁,北站、商务印书馆等多次被炸,东方图书馆被烧毁。仅战后上海市社会局登记,闸北华界地区商号损失4204家,工厂损失841家。文教事业单位大多毁损,直接、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银元),占全市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总数1.94亿元(银元)的68%。
“一二八”淞沪抗战停战后,闸北人民和铁路工人等立即清理战区废墟,尽力复兴。当年5月21日,铁路即通车。许多被毁的工商企业、住宅、医院、学校重新建设起来,经济有所恢复。1936年上海市政府对公共租界、法租界、闸北、南市、浦东5个区域调查,闸北地区工厂574家,占5个区域工厂总数1687家的34%。至1937年,有大小公、私立医院39所。
但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闸北华界地区又首当其冲,侵华日军再次发难于闸北,进行更残酷的毁灭性破坏。入侵日军在北站一带狂轰滥炸的同时,重点转向北西藏路(今西藏北路)、宋公园路以西地区。北站、商务印书馆又多次被炸,成片的民房、工厂、商店被毁。10月28日,日机又在北站一带投掷夷烧弹,使闸北大火3日,从市中心北望,白天黑烟滚滚,入夜火光冲天。侵华日军还到处烧杀抢掠和强奸妇女,并集体屠杀平民。谢晋元、杨瑞符率部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军作殊死战斗,名震中外,得到上海和闸北人民热情支援。至1937年10月31日,孤军退入租界。在“八一三”淞沪抗战3个月中,入侵日军在闸北施虐80天之久。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达数十万,大量人才和资金流入租界地区。工商企业几乎全遭毁损,40余所中、小学校被炸毁,95%以上建筑物成废墟,,仅存工厂27家,商店234家,医院8所,且多在境内租界地区。闸北华界地区元气丧失殆尽,失去昔日的繁盛景象,成为当时上海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摘自《闸北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