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是一封写给上海的平和与包容的情书,从中年人的爱情开始
https://mz.eastday.com/59982654.jpeg如果说,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执导的《爱情神话》(1969年),讲述的是古罗马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那么,90后中国导演邵艺辉执导的《爱情神话》,讲述的则是上海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这另一面,似乎透着点虚假,但又绝对真实。虚假,是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正视过这样一种生存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意味着什么;真实,是因为它道出了饮食男女的另一面:爱情与婚姻不能等同,人生与事业不能等同,情感与永恒不能等同,浪漫与现实不能等同,朋友与爱人不能等同……
https://mz.eastday.com/59982655.jpeg
拥有这一切虚假与真实的上海中年男人老白,他那位于市中心的二层独门小院里的生活,完美得仿佛不够真实,但又真实得每个人都可以瞬间设想自己处于他的位置:有一手好厨艺,会画画,有住在附近的好友,有一帮熟络的街坊邻居,有几位向他学画画、也是他收入来源的成人学生。撇开那套外祖父留给他的房子,其余几项,似乎我们经过努力都可以拥有——至少可以拥有一个相似的版本。然而,我们还是一无所长并且羡慕着银幕上的老白,羡慕他拥有这一切,并且慷慨地与他人分享——他没有收意大利小伙儿的房租;他总是兴冲冲地要为自己喜欢的女人做饭;他的绘画班,可以负责照顾半身不遂的老人;熟络的外贸服装店老板,可以将滞销短裤硬塞进他的购物袋……《爱情神话》中的老白,有一种温柔男人的魅力,这种魅力是否只属于上海男人,我不知道;但影片中的很多东西加在一起,无疑就只属于上海了。譬如,会引经据典讲述人生、拥有自己“咖啡时间”的街口鞋匠;离了婚仍然备受前婆婆宠爱的红杏出墙的前妻;嫁给外国人、育有一女却遭遇离婚的职场女精英;自诩艳遇无数、热心为好友开画展的老克勒;中性化的女孩与中性化的男孩在咖啡馆里展开的恋情……还有临街酒吧、国际学校、外贸服装店、进口临期食品店、巷子里的图书馆、自家院子里的美术班、餐厅里的美术展、年轻人扎堆的咖啡店和果汁店……在这些熟悉的空间里,电影里的人物讲着日渐稀少、却绝不会归于沉寂的上海话,度过了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下午、晚上以及清晨。令人羡慕的,就是老白身上的这种烟火气,是他自动“躺平”、却依旧在寻找和付出的灵魂故事。令人羡慕的,也许还有自称与外国女明星有过浪漫邂逅的老乌——因为他的故事谁也不知道谜底,却有着真实存在的可能性。他那不急不缓、仿佛总是“有光”的精神状态,为这一“奇遇”存在的可能性,增添了神秘的注脚。而我们大概不会羡慕银幕上的李小姐(马伊琍饰)、格洛瑞亚(倪虹洁饰)和蓓蓓(吴越饰)。一个带有偏见的原因是:她们的婚姻都不幸福——只有李小姐在老白的追求下,有再次获得幸福的可能性。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为什么男人单身令人羡慕,女人单身则令人担忧呢?人类战胜偏见的道路无疑路阻且长。然而,我们喜欢她们,就像喜欢生活中那些真实而独立的女性:喜欢她们的爽朗、尽兴、独立自主;喜欢她们知道有的事强求不得,不会恶毒地将彼此视为对手;喜欢她们的通透,即使没人爱、也不爱谁,自己也要过得快乐;喜欢她们的大方与“拎得清”。2021年年末,来看这样一部影片是值得的。这种值得的感悟,大抵是可以延伸至上海这座城市的现实生活的:可以热情如火,也可以平淡如水;可以奋斗,也可以退隐;可以浪漫,也可以现实。最好的时候,是浪漫与现实并存,是清楚地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不易,对自己包容,也对他人包容。如果城市也会收到情书的话,《爱情神话》当然不是第一封以电影形式写给上海的情书,但它也许是第一封写给上海的平和与包容的情书——从中年人的爱情开始。
来源:上观新闻
页:
[1]